这话他没法儿接。

李初元欠揍地问他:“爹都一大把年纪了,还能生儿子吗?你应该说生孙子。”

“你不是我生的吗?”

老李头一巴掌拍在李初元的后脑勺。

“我正当年!”

李初元打量了他一眼,没再说话,而是低头往锅底塞了一根木柴。

他不说话更让老李头火气直冒。

老李头大怒:“你怎么个意思?瞧不起你爹是不?”

“我说话不好听你不能揍我。”

李初元先打招呼。

老李头脱了鞋子,举着对李初元道:“你小子肯定说不出什么好话,我先揍了再说。”

李初元把柴一丢,拔腿就跑。

父子上演起追逐的戏码。

正看病的人赶忙让陈小满看。

陈小满不在意地摆摆手:“饭在锅里煮着呢,耽误不了事儿的。”

看病的人趁机问陈小满:“我们只卖身一个人,就能去你家住吗?”

“是我家山脚,你们可以暂时住在那儿。”

“那我们咋活呢?咱也没田地。”

“我们家有很多地,你们可以佃去种,一年一亩地给我们两成佃粮就好啦。”

一听说两成佃粮,众人齐齐变了脸色。

“两成佃粮给了,还得交税粮,剩下的粮食不够一家吃的呀。”

其他人也为难起来。

刚刚听老李家的人说起来,就知道这家人心善。

加上陈小满一直在给大家治病,大家也就跟他们说出自己的难处。

陈小满道:“够的够的,你们可以种高粱,一亩地能收两千多斤,你们多种两亩地,一切花销除开还能剩下粮食拿去卖呢。”

“两……两千斤?怎么可能!”

陈小满惊讶:“你们不知道吗,我们淮安县的稻米高粱都是亩产两千多斤呀。”

四周的难民听到这个消息,都坐不住站起身。

“怎么可能有收成这么高?”

“我种了一辈子地,也没听说有这么高产的粮食啊。”

“就算庄稼老把式,一亩地顶多能收三百多斤,怎么可能有两千多斤。”

难民们议论纷纷,几乎都不信。

章节目录